安徽省某市有个小区10年没办房产证,面对居民频频上访,相关部门拿政府文件说事,一直拖着不办。该市市委主要领导接访,问相关部门两句话:一是你们认为该不该办?二是当时没有办房产证是不是小区居民的错?被问者回答也很干脆:“我们认为该办,不是居民的错。”市委主要领导讲了一句“那还等什么!”就这样,久拖10年的事情当场解决。(6月12日中工网)
“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这个相关部门没有帮居民办理房产证也有他们心里的“小九九”,那就是因为“强电工程尚未通过验收,导致不能办理综合验收,并不具备办理不动产权证条件”,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他们都是按照办理程序和规定来办事,要不群众跑了十年那房产证怎么会还是 “看得见可就是够不着”呢?群众面对这样的“弹簧”解释,苦不堪言,但也无可奈何。可最后面对领导的一句责问“该不该办”,事情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马上就把事情办好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现在看来,领导一句话就可以办好的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难,先前,办理单位们只要打破“各自为战”的格局,相互沟通协调进行综合验收,事情也好解决。如果再有难度,可以主动找上级领导汇报,督促来一个“大合唱”开展相关工作即可,可偏偏到这办事的“最后一公里”时就“卡了壳”“没了路”。
“民者,国之根也”。像这样“群众十年跑腿,不及领导两句问话”的事情,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彰显了部分党员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官僚作风:“高坐太师椅”,漠视群众诉求,不愿主动回应群众期盼,事事装糊涂,“踢皮球”,“打太极”,唯上不唯下,办事推诿扯皮,专等领导“画个圈”,“号个字”。
“不能让群众的小事情变成大问题”。“干部在干,群众在看”。这样的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是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肠梗阻”,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拦路虎”,是干群关系纽带的“隔断墙”,如任其发展,透支的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就曾提出“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不仅是喊在嘴里的口号,更应是实打实的具体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正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党员干部理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多一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给企业松棒,给群众减负,给廉政创绩。现有交警、税务等部门,出台“读秒办事”服务规定,对简易的事情办理在规定的几十秒内必须完成,其目的就是让群众办事“快”起来,值得点赞。
要让群众的办事不再“遥遥无期”,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掌握扎实的服务本领,勇立担当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全面完善的限时办结、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把工作的满意程度交由群众来评判,对满意度差的党员干部进行通报曝光,不仅要让其“挨板子”,还要让其“挪位子”。促使党员干部对群众利益上心、用心,让群众在党员干部的真干、实干、实效中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慈利县纪委监委卓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