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背景下特色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2019年06月05日 10:38         所属学院: []          点击: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  目  申  报 

 

项目名称:  

  •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

  • 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

  • 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

  • 下载此 PDF 文件

学校名称

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性 别

入 学 年 份

张博涵

201614020317

建筑学

20169

刘聿轩

201614020315

建筑学

20169

汤希超

201614020104

建筑学

20169

刘绿萍

201614020304

建筑学

20169

周恬静

201717170114

城乡规划

20179

指导教师

何川

职称

副教授

项目所属

一级学科

建筑学

项目科类(理科/文科)

理科

学生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项目组成员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学习成绩优秀。通过前面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掌握了数据分析工具,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动手能力。项目组成员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较强,能够熟练查阅外文文献,掌握多种软件的运用。课题组团队成员在振兴乡村背景下特色农村建设的模式与发展研究方面经过了一年多的探寻与思考,对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与信心。

此外,学生还参与了下列科研情况:

1、在学院组织山西陕西城市空间实习中调查研究佛塔建筑,并上报论文《暑期“三下乡”山西陕西佛塔建筑的发展》

2、参加建筑模型大赛。

3、参加力学结构设计竞赛。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指导老师是具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老师,担任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指导实验。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等。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EI核心版收录两篇。主持研究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三项,主持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持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一项。

主要论文:

[1] Hechuan. The Tactics of Urba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n Urban Construction of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Affinity.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EI201012127930222009.10.

[2]  Hechuan. Based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Dynamic IndexStudy on the Livable Environment of the High-rise Architectural Complex in Changsha City. EI201138143539912011.7.

[3]  何川. 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 建筑科学,2008.12.

[4]  何川. 地域文化对湘南民居中建筑吉祥图的影响探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04.

[5]  何川. 空间剧情——文艺视野下的城市意象. 四川建筑,2009.1.

[6]  何川. ·——基于生态单元的长沙高层建筑群宜居环境研究. 第七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2009.9.

[7]  何川.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文艺切入.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

[8]  何川. 生态宇宙观的东西方文化基础.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主要研究项目:

[1]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低碳环境下竹木组合材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1NK3088。已结题。

[2]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人居生态单元的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2009年结题。

[3] 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传统民居生态防灾技术及其更新模式研究,2011年结题。

[4]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城市边缘高层建筑形态与居住环境指标的动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编号:09C091

[5] 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教研教改项目: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G0727),已结题。

 

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实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振兴乡村战略”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组将通过考察农村现状,研究分析国内外特色乡镇建设历程及现状,总结出现有特色乡村发展的模式和规律,根据未来农村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思路并研究出更科学,更高效的乡村规划发展模式。

内容:

1、从经济,政策,人文等背景出发,分析乡村发展的各种模式,比如旅游建设型乡村,产业型乡村,历史文化型乡村,生态宜居型乡村等等,总结出现有的发展规律与模式

2、根据各种特色乡村典例进行深度剖析,反思其中的不足之处,找出改进方法。

3、探究出未来新型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优良发展方式,并进行沙盘模型演示建设。

解决的主要问题:

1、针对农村的普遍衰落和资源的普遍外流等问题,响应国家政策与号召,更高效更科学的振兴农村经济的发展。

2、解决乡村本土文化被破坏问题,保证农村特异性的同时进行了多元化发展,改善农村的面貌,避免“千村一律”的同质化畸形发展。

3、解决农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存问题,实现休闲娱乐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互利。

4、消除因为城市与乡村的不均衡发展而产生的乡村“空心化”的现象。

5、进一步解决城市与农村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唤醒”农村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资产资源,提高农村吸引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以来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设与振兴乡村是我国以及党长久以来的目标,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从合理利用相关资源,一方面建设各种诸如铁路小镇,历史小镇,戏剧小镇等等具有特色的旅游小镇,另一方面,改善农村的生产模式与经济结构,改善农村的生产模式与经济产业构架。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

1)大寨: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1993145户人家534口人。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2)华西村: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2009年,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我国陆雨荣的研究是以浙江省湖州市为力,首先对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乡村旅游进行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模式,并在例案中对湖州市生产力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外对特色乡镇的建设开始的时间更早,经验也更加丰富。早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在其著作《明日:一条通往改革的真正和平之路》提出的关于未来城市规划的设想,建设田园城市。法国在其城市化过程中就充分认识到了这点,采取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方针,确保其小农经济长期居于首要地位。切实尊重农民,保障农民的利益,深刻理解农民在向市民转变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注意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及文化根基的本质,避免过度的采用强制手段而使农民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最终大局的发展。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为了农村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经营者提供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提供的农业贷款总额高达900亿法郎。

德国也从20世纪50年代起对落后的农业区采取投资补贴、拨款、农产品价格支持、低息贷款等措施,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其他发达国家在农村建设过程中,也都通过公共财政和采取发行债券等形式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农民住房、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同时东亚的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世界闻名的“新村运动”, 韩国政府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开展“新村运动”的(19704月,在全国地方行政长官参加的抗旱对策会议上,朴正熙提出了“建设新村运动”的构想),目的是动员农民共同建设“安乐窝”,因为当时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韩国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落后,而政府也没有钱。在“新村运动”初始阶段,政府向全国所有3.3万个行政里(行政村)和居民区无偿提供水泥,用以修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随后,韩国政府又筛选出1.6万个村庄作为“新村运动”样板,带动全国农民主动创造美好家园。“新村运动”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改变了农村破旧落后的面貌,并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新村运动”由此逐步演变为自发的运动。

日本也是较早开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之一,体系完整,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其中,乡村旅游是日本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模式之一,据统计日本的的乡村旅游市场约占国内旅游市场一半以上,不但独具特色,而且形式多样,日本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将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充分结合,因地制宜,促使相对落后的通过当地的文化特色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原有文化的传承。

本项目学生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相关积累:

通过对承德灵溪翠谷小镇,怀化辰溪天鹅湖规划,北京延庆官厅水库,石家庄白鹿温泉小镇,以及湖南省内十余处村镇、江西省萍乡市二十个村庄的实地考察与测绘调研,并对当地居民进行相关问卷调查,总结出相关案例的数据与经验。

已取得成绩:

通过长期的多方考察,了解了中国国内现有的多种乡村建设发展的模式,总结出现有发展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并通过社会实践,对更多的有待改善的乡村进行了了解与考察。

 

项目的创新点和特色

理论与实际结合,创新与历史并存,在保存农村独有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条件下进行创新,将新型空间,新型特色小镇等元素融入其中,高效科学的进行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振兴乡村战略”的背景下打造新时期农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项目的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技术路线:

 

 

预期成果:

1、对相关村落进行调研和测绘,根据实际现状写出调研报告(包含数据分析和总平面图)

2、总结现有模式发展的规律,并深入研究撰写论文。

3、探索出新的乡村规划发展的模式,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理论性的研究并写出论文。

4、制作新型特色农村的实际沙盘模型与电脑模型。

 

年度目标和工作内容(分年度写)

2018年:

3-6月:对相关村落进行普查调研,其中包括在建村落,建成村落和有待改进村落

7-12月:对典型的特色村落进行深入的调研与考察,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当地现状(包括人口,环境,文化,经济等)与和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得出关于现有农村特色发展模式的初步理论成果。

2019年:

1-4月:对特色典型村落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并上升到规律理论层面,得出初步的结论。

5-7月:和现有项目进行交流实习,反思考察案例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得出中国现有农村发展的规律。

8-11月:完善现有理论成果,提出新的农村发展概念,并开始沙盘模型的制作。

12月:模型的完善与完成以及理论成果的完成。

 

指导教师意见

选题合理、新颖,结合当前国家政策与热点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与效益,同时实际工程价值显著,同意指导!

 

 

签字:                   日期:

 

注:本表栏空不够可另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