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文法学院】博力学术分论坛第三场讲座——《史记》何以称《...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7日 来源: 作者:

当前位置:文法学院>学工在线

文法学院博力学术分论坛第三场讲座——《史记》何以称《离骚》

2016-12-07

12月6日14:00,文法学院在金盆岭校区7教319举行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博力学术论坛文法学院分论坛第三场讲座。本次讲座由文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宁淑华教授主讲,主题是“< 史记>何以称< 离骚>”。文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楚艳鸽老师,院研究生会干部,2016级研究生和部分2016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宁淑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诗文、唐宋文学,专心于学术,有《南宋湖湘学派的文学研究》,《实用应用文写作》,《大学应用语文》等多部专著,在《求索》、《社会科学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20余篇论文,并主持过两项省级课题。在学术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

宁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首次提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观点以来,以《离骚》来称《史记》已成为最高定评。然而一为政治抒情诗,一为叙事散文,在体裁和功能上都看似矛盾的两者如何可以相提并论呢?

宁淑华教授从“发愤之作”和“强烈的抒情性”两个方面为我们做了深入分析。首先,在作者生平上,屈原与司马迁同为“见识之高,遭遇之惨”的悲剧人物,《离骚》和《史记》这两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巨作都是作者的血泪结晶、发愤之作。第二,这两部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离骚》的抒情性不言而喻,而《史记》虽为纪传体通史,叙事议论之中亦饱含作者深情。

讲座的最后,宁淑华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在回答“如何发掘《史记》文学性”这个问题的时候,宁教授说到,“我们不要带着牢笼去阅读,想着要去享受一顿文学大餐,而是发现书本中有意思的地方,继而思考它为什么有意思。”这应该就是是读《史记》的方法,也是研究生们治学的一个基本态度,“感”字当头,才能发现文学之美。(文/邓春妮,陈文斌,图/陈文斌)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文法学院永雄奖助学金评审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