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学科学术>>正文

【院士报告】聂建国院士在第一届土木工程湖湘论坛上作特邀报告

2020年12月24日 20:41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1219日上午,在第一届土木工程湖湘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聂建国教授了题为《关于结构选型和结构体系的思考》的精彩学术报告。聂院士通过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他顶天立地的科研理念与创新实践,详细阐述了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应如何对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理论研究和成果应用

“没有最好的结构,只有适合的结构”

聂建国院士认为,每一种结构形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需要因地制宜地给予应用。传统的大跨重载混凝土结构存在自重大、截面尺寸大、构造复杂、施工困难等不足;而传统钢结构受限于其刚度和稳定性,用钢量大,造价高等。作为对传统结构形式的重要补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解决这些传统大跨重载结构的设计施工问题,充分利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各自优点,扬长避短,为解决工程结构难题、发展高性能工程结构体系提供新的选择。

“结构体系和结构选型是至关重要的”

报告上,聂建国院士结合一些桥梁房屋垮塌的案例,指出部分工程由于不合理的结构体系和结构选型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结构要做到传力直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如果构造复杂,既造成了施工困难,又降低了结构安全性。结构设计还要注重整体牢固性,一些工程结构并不是因为强度刚度不够而垮塌,而是因为整体牢固性不足而垮塌。

“结构要做到优生”

聂建国院士形象地强调,结构要做到优生。所谓优生,即设计方案要符合受力合理、材尽其用、传力直接、整体牢固、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原则。鉴于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中小跨径钢结构桥梁等存在施工困难、现场焊接量大等不足,聂院士给出了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充分利用钢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解决方案,并以诸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成功应用实例充分论证了结构选型和结构体系对工程结构性能与安全的重要性,其研究成果已在长沙市芙蓉南路涉铁段高架桥、深圳实验中学坂田校区等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和推广。

“创新是促进高性能工程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结合国情、解决问题,源于需求,服务需求,高于需求,引领发展。要科学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更不能为了创新而产生新问题;创新需要与理论实践相结合,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报告的最后,聂建国院士呼吁,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顶天与“立地相结合,既瞄准土木工程学科前沿,又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聂建国院士简介

 

聂建国1958年生,湖南衡阳县人,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特聘学术顾问,长沙市城市建设顾问专家。学术兼职包括《建筑结构学报》主编、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钢结构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研发了一系列组合结构新形式和新技术,发展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领域,为实现组合结构体系层面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被多部国家及行业标准采纳并获得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聂院士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等荣誉。

上一条:【院士报告】周绪红院士为第一届土木工程湖湘论坛开坛主讲 下一条:【院士报告】陈政清院士为第一届土木工程湖湘论坛作学术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