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学术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赵树勤教授受邀线上讲座,谈女性文学创作的嬗变与反思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5日 来源: 作者:






613日上午九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赵树勤教授受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邀请,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以‘房间的构建’——19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反思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文新系易彬教授主持,来自文新系各级研究生、本科生、部分老师以及校外的人士,共计近300人参与了会议。

女性文学一直是现当代文学中一个不容忽视、常谈常新的话题,赵树勤教授此次以“房间的构建”为切入点展开,谈到19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嬗变以及对当下女性文学创作所存在问题的反思。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房间”的建造;二、“房间”的闭锁;三、“房间”的敞开。

赵教授首先以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讲述了“房间”这个概念在女性文学中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女作家自觉接过伍尔芙“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这面旗帜,开始建构起女性自我书写的物质与精神空间,成就了当代女性创作前所未有的亮丽风景。赵树勤教授将中国女性文学中“房间”的建造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8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女性意识形成、女性价值发现的时期。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为第二阶段,这是女性话语摸索建构的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这是中国女性文学步入多元化的女性话语构建阶段,这个时期的女性文学已发展成与其它文学现象平分秋色的文学潮流。对女性私人生活场景的演绎、女性家族史的讲述、城市女性风景的展示构成了此期女性文学书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树勤教授谈到在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的同时,也指出日益暴露出其局限与迷误。某些女作家正是被这间“自己屋子”拘禁了,在维护和伸展自己的同时也迷失和闭锁了自己。赵教授指出“房间”的闭锁集中体现在了女性作家创作中身体经验的沉迷于放纵、私人景观的封闭性与模式化、对底层关怀的淡薄这三个方面。

而陷入局限与迷误之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又该何去何从呢?

赵教授接着谈到了关于这间启发了女作家也困住了女作家的“房间”的如何敞开的问题。女性创作要走出沉溺“身体”和囿于“私人生活”的局限关键在于打破“房间”的囚禁与封闭,敞开门窗,从个人走向公共,关注底层和广大社会。最后赵教授还谈到了女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现象,提及了在大众传媒时代,女性文学的生产及传播等问题。以及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希冀,相信在21世纪,女性文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由始到终,赵教授层层推进、逻辑清晰地向我们开了一场关于19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嬗变的过程与对女性文学创作困境反思的精彩讲座,令在座聆听的师生们都受益匪浅。

讲座最后,是同学们的发言提问环节,大家都十分积极地提出了自己对女性文学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疑问, 21世纪女性学者学术研究的困境、机遇与挑战”、“网络时代下女性文学的地域性问题”、“如何看待目前生活中或学术界对女性主义的偏见”……同学们的热情提问涉及到等等与现实生活与学术生活中女性文学有关的内容。赵树勤教授也一一予以解答,阐述了对问题的个人见解。最后还谈到了文科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问题,赵教授提出希望大家要扎实认真地去阅读,勤快地去动笔写作,多多地思考与修改。   

在特殊的疫情期间,我们虽身处各地,难以线下见面交谈。但对知识、对学术的这份热情,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的这份动力,仍能使我们能克服种种困难,汇集一堂,认真聆听赵教授的精彩讲座。我们也期盼,21世纪,女性文学能迎来更好的春天,开拓更多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