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 学习案例 > 正文
学习案例

文新学院:推进“新文科”高质量发展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2日  来源:

一、工作概要

五年来,特别是2020年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坚持交叉创新、服务融合、文化引领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湖南特色人才培养重地、湖湘一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先进文化传承传播前沿阵地,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学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2021年成为学校第二批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学院成立了协同育人教学机构,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传播中心(省级重点科研创新平台)、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培训基地等协同育人机构,为推进学院培养“底色亮、实践强,有情怀、敢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实现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工作亮点

(一)抓实“三全育人”, 拓宽服务融合

学院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和所有课程教学大纲都贯通了课程思政理念、设置了课程思政环节。学院举办两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2名教师获得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奖励;专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开展“致敬伟大中国”“奋斗百年路、起航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专业社会服务壁垒,积极探索基于价值驱动而跨领域的服务融合。学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打造“两节三堂四课”与“一网一室一核心”的十个育人阵地,依托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人文素质教育中心)、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培训基地,建立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传播中心,围绕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逐步形成了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的有效机制。自2021年4月以来,学院邀请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等知名专家作客云鼎文化大讲堂、人文素质大讲堂、云岭传媒大讲堂讲学20次,辐射学生15000余人。学院一共开展了16期阳光周末公益课堂,近1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授课。学院持续组织学生进社区、进小学、进图书馆,为小学生讲述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中国航空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以及我国传统非遗文化等等,发挥红色文化的文化引领与道德育人作用。

     

(二)勇于交叉创新,锤炼学生复合型能力

学院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积极探索“文文融合”、“文工融合”等办学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置了三个专业相通的通识教育课程,新闻卓越班将金融学专业列为本专业学生的辅修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创意写作类”课程,新闻学专业开设 “云岭传媒工作坊”课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开设“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灵活设置每个学期的工作坊项目。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勇于交叉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成效,为锤炼学生复合型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学生跨专业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数不断增加。五年来,学院组建30余支学生实践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走遍三湘四水,深入城市乡村,探访红色文旅和非遗文化资源,研究乡村振兴和省域文旅发展真问题,“将作业写在三湘大地上”,向地方政府递交建议报告7篇,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20余次,1个团队获得省级表彰,得到光明网、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文化引领,打造好三个特色课堂

学院高度重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铸魂“立人”,高度重视以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引领课堂教学,打造三个特色课堂。

以红色文化引领专业文化研学课堂。学院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组织学生走进长沙高云社区、黑石铺街道等20余个社区,开展“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20余期“红色文化研学课堂”,推出《红色长沙》《乘风破浪小红船》等特色课程,宣传红色文化,弘扬建党精神,带领社区青少年学党史、悟思想。学院组织学生演学“红色话剧”,鼓励学生以湖湘红色文化人物为剧本主人公,自主创作具有可操作性、易于理解、贴合时代主题的红色舞台微话剧剧本,邀请学院专家教授指导剧本创作,通过剧本创作深入了解剧本中的人物,沉浸式学习湖湘红色文化历史。组织学院师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红色文化调研,前往省内各地市红色基地,深入挖掘相关红色故事,结合专业特色,形成系列红色文化调研报告和视频文字宣传资料,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扩大湖湘红色文化影响力,协助红色基地研发文旅方案、策划推介红色文创,结合乡村振兴,打造湖湘红色文旅名片。

         

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非遗文化课堂。学院多年深耕非遗文化传承,与湖南雨花非遗馆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亲自指导下,学习非遗、研究非遗、传播非遗。五年来,先后赴桂阳、浏阳、醴陵、炎陵、茶陵、新化、桑植、通道、凤凰、江西永新多地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调研与宣传,走进青雅丽发学校、砂子塘启新小学、稻田特立中学等20余所中小学传播非遗文化,调研了湘剧、面塑、剪纸、编结、侗锦、苗族鼓舞、蜡染等26项非遗项目,宣传活动被学习强国和中广网、新湖南、红网、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掌上长沙、凤凰网等媒体多次报道。举办了“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中华文化节,通过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大赛、原创诗歌大赛、现场作文大赛、非遗剪纸展、云端书友会等活动,吸引两千余名长理学子参与,将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活动系列报道在人民日报、红网、新湖南等主流媒体报道累计点击量达12万。开展“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三下乡活动分别前往桂阳县、益阳市清溪村、株洲炎陵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皇都侗文化村、桑植县刘家坪乡长征村个县市进行乡村振兴调研和非遗文化调研,获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红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8次。学院非遗文化品牌项目“湘楚拾遗”和“京彩童韵”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和湖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省青少年主题征文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励45项。

以创新文化引领云岭传媒工作坊课程建设。云岭传媒工作坊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将知识-能力-价值的“三位一体”育人目标贯穿课程教学,以价值引领确保课程底色,以“知识自学习、能力自培育”目标明晰学生“自主学习者”角色的成长路径。遵循“反向设计”原则,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由教师确定项目主题,学生根据兴趣及能力分组合作完成任务;与新闻机构或新媒体公司合作,导入行业真实项目,指导学生按照实际业务流程“做中学”;或是学生自主设计项目,撰写策划书,通过答辩后予以立项,如学生自定选题进行纪录片创作等。云岭传媒工作坊课程,契合媒体融合国家战略的大型综合性、设计型、创意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涵盖新闻产品、综艺节目、专业宣传片、毕业生风采短片、纪录片、新媒体视频新闻与时评作品、新媒体矩阵运营等内容生产、传播、运营的融媒产品产销流程。五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媒体累计发表新闻作品514篇,在新湖南“青年说”专栏和红网“青椒视评”推出“雷锋从未走远,雷锋就在身边”“英雄模范永远是国家最闪亮的坐标”等主题作品129篇,累计浏览量超过1200万次。

三、经验总结

(一)以新时代人才需求为驱动,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如何高质量办学是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能回避的课题。学院高度重视把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的时代化,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教学资源,努力探索新文科的合理发展途径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方式;并通过开设全校性人文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针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驱动,学院高度重视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学“专业壁垒”建设的高度和厚度。高度方面重视培养学生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和格局。厚度方面表现为宽口径培养,加强交叉创新。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色:一是“文文”复合和“文工”复合。人文与社科的复合,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新闻卓越班新闻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复合;新闻专业与工程管理、大数据的复合等。二是项目制主导的实践课程。以激发学生创新为主线,鼓励校内各学院学生团队作战,建立“项目经理人+制片人”协同学习机制,自我管理团队。三是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特色课程作为支撑,依托省级国家级高水平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创新动力,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复合。

(二)以“行走课堂”为载体,拓宽“实践思政”育人之路

学院以“行走课堂”为载体,拓宽“实践思政”育人之路,以红色文化引领专业文化研学课堂,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非遗文化课堂,实现思政教育知行合一,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一是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等专业优势,以青年之力助力文化振兴,用笔和镜头记录,为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更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依托专业支持,学院得到湖南省文旅厅、湖南省非遗研究培训基地、雨花非遗馆、天心区图书馆等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助力打造特色课堂的专业化与精准化。三是加强资源整合,学院加强校地合作,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非遗进校园”“红色文化进社区”以及相关暑期实践项目在清雅丽发学校、天心区图书馆、益阳、桑植、浏阳等多地进展顺利。通过打造特色课堂,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同时自觉坚定爱国信念与文化自信,担当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重任与使命。

(三)坚持协同育人,拓展办学渠道

依托长沙“世界媒体之都”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协同育人基础,学院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致力于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学院与湖南日报、红网、芒果TV、马栏山影视文化产业园、中广天泽、益阳文旅局、炎陵县融媒体中心、新程复兴等媒体和文化传媒企业加强合作,聘请光明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中国教育报湖南记者站站长李伦娥、湖南卫视频道声丁文山、红网评论部主任王小杨、三湘都市报首席记者黄京等担任媒体导师,推进文科人才培养工程化、实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