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化学化工学院“导师午餐会”上擦出的“思政火花”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30日 来源: 作者: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举办了首期“导师午餐会”,主题是:论科研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由化学学院研究生导师张跃飞教授课题组组织。午餐会旨在拉近导生之间的距离,培养研究生们心怀家国、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伟大事业中。

午餐时间,张跃飞与课题组研究生在“汀香园”食堂打好饭菜,绕席而坐,气氛轻松愉快。“我们做科研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为了发好文章,还是能做出一点有用的事情呢?”21级化工专业研究生伍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跃飞解答:“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服务。”他继续解释:“就像咱们课题组,更多的是往应用方面做,将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二,我们还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更好的产品,这就是为人类造福;其三,发了好文章固然重要,但若只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对社会的贡献价值不大,最终也难长远立足。”他举例:“老一辈的科学家并没有因为谋得名利而止步于理论,而是投身于祖国的科技和经济建设,成为国之重器。由此可见,有崇高理想追求,并能以所学化为所用,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张跃飞教授解答研究生疑问)

“那老师对我们整个科研生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2021级化学专业的黎胤宏提出了疑问。张跃飞回答:“我们都应该学习老科学家们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在读研期间刚开始一年没有什么结果,但是那一年我不断地重复、探索、改变条件,最终成功了。之后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了,博士论文其实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最后一年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做产业化,在工厂里面去把它实现,现在产品也已经在台湾,美国,印度都有使用。”他继续补充:“科研过程中就是要坚持。我读研到读博的期间,早上6点去实验室,晚上12点才回去。总共五年半时间,日复一日。”

(导师午餐会上的师生交流)

参加完导师午餐会后,同学们深有感触。21级研究生戴欣捷表示:“在这次午餐会交流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代研究生的责任和使命。张跃飞教授回顾自己的科研经历,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用自己的人生阅历给了我们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让我受益良多。

化学化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培养一流化学化工人才的初心和目标,持续举办“导师思政育人”系列活动,为师生提供深入互动平台和近距离交流机会,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师生共同体”,不断探索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新路径和新模式。(图文/孙佳乐,曾雄灿,张含 审核/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