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MORE+

新闻资讯

MORE+
◇ 当前位置:首 页 > 正文 >

思政热点

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第二组讨论总结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7日 12:31  来源:

杜早华:8月24日上午,张明海教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专题中,特别强调融入的核心要义就是要从理论阐释、问题导入、实践体验三维度融入。这三维度融入对我触动很大,感悟颇深。

那么,我们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度融入?作为一位具有十多年教龄的思政课教师,我谈谈个人的感悟。首先,从理论阐释入手,要从对理论的追根溯源中凸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同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把理论讲出深度、讲出高度。其次,以问题导入方式展开,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精心挑选现实社会生活中与理论密切相关的热点和人物,(例如在针对南华大学核专业学生,可以创设目前中国核电站问题为专题),创设问题专题,把内容讲具体、讲实在,在课堂上课堂下、线上线下积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个人道德、公共道德等道德伦理,引导学生用新的理论阐释社会现实问题,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统一,明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立场和取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推进实践体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使用周边的实践基地,比如湖南大学龙兵教授的移动课堂授课模式,又如大家都可以利用身边的红色基地、人文精神、榜样力量、工匠精神等聚焦实践体验重点主题,同时要通过唱、诵、评、演、练等方式创新实践体验形式,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请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吧!

朱涵彬: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思政课教师,我对这些虚怀若谷、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博学广识的专家教授神往已久。他们的讲座犹如一场丰富的饕餮盛宴,让我在知识中沉醉。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教授余乃忠那堂《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专题讲座,这不仅为我在理解历史哲学的进路上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也为领悟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主体哲学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更为我以后的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余教授此次分别从“历史主动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三个方面具体展开。

余教授从历史主动精神的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为高度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精神强调的是人能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发展大势面前不是被动应对,而应该顺势而上、主动作为。并且要懂得把握历史规律,根据社会发展阶段和矛盾变化对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行科学判断,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保持高度清醒、作出正确抉择。

接着余教授站在主体性哲学、实践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角度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历史精神的哲学原理。最后余教授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在思政课中讲好历史主动精神,就要把历史主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党对其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结合起来,最后还要把历史主动精神与统筹两个大局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深入浅出的讲解透彻历史主动精神。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匪浅,衷心感谢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这次培训,我会将所学的知识和所思考的问题,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与科研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汪宁:8月23日上午,本人在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上聆听了柳礼泉教授《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专题报告,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信息量丰富,讲解生动有趣,本人受益匪浅。现结合柳教授现场报告,简要汇总几点重中之重,并浅谈一些感想,以期指导即将开启的高校思政教学与科研工作。

一、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定位,既要立身又要强基。

柳教授指出,教学是思政教师立身之本,是需要精耕细作的“责

任田”,是科研成果运用的主战场;科研是强身之基,是提高教学理论性和政治高度的必要途径,二者统一于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这一点对一名新任思政课教师至关重要,新教师可能一开始从基础教学做起,相对单方面重视教学,或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后再抓科研,这都可能造成教学内容单薄或科研实践性不强,按照柳教授传达的要点,我们要把教学和科研同时抓,既要立身又要强基,时刻从政治高度深刻把握好二者定位,不可偏废其一。

二、把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二者不分割。

针对教学和科研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分割这一问题,柳教授强调,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学术也是一种教学研究。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要时刻牢记教学科研一体化并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不能教学是教学,只负责讲完课,科研是科研,只为了发文章,为科研而科研。柳教授针指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思考本身就是科研,只不过是没有及时形成书面文章,因此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少不了科研,要不断思考,提升理论性,并反复推敲文字表述,形成规范的学术表达,即会产生科研成果,反过来科研也会促进下一步更高质量的教学,从而做到教学与科研一体。

三、处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二者不对立。

柳教授指出,在目前的教学与科研关系中,存在着诸如教学与科研关系定位不当,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不完全吻合,教学与科研时间精力配置不合理,教学与科研对教师能力素质要求不同等矛盾,唯有勇于正视这些矛盾,才能克服其中的问题。针对第三点即教学与科研时间精力配置不合理,可能是很多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最首要的任务即是上好每一堂课,大量时间精力必然要花费在教学设计与备课中,好像留给科研的时间就很少了。但综合柳教授前面谈的几点,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科研,要像做学术研究一样去备一堂课,去设计一个教学过程,最终经过书面的规范表述,自然科研成果就产生了。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时间精力分配不合理的矛盾或许能找到攻克点,同时也会必然提高每一堂课的备课质量。

以上是本人对柳教授报告的几点浅显归纳和思考,其核心问题即是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关系。很幸运能够在新上任的思政教研工作之前听到这样一场精彩报告,愿今后能秉承教学科研一体化精神,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龚至柔:三天的培训汇集了众多名家,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进思政老师,在今后教学生涯中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提升的方面。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南大学教授柳礼泉题为《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的专题讲座,为我在今后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提供了满满的干货,也让我从中激发了一些思考。

柳教授此次课程分别从教学与科研的立业和强基、相济与互促、相克与相生、相融与相长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柳教授强调教学是思政教师的立业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高校思政老师,上好这门课程不是简单的完成学科任务,而是通过深刻的理论教学和生动的师生互动方式,才能让学生们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内容,进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科研工作决定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科研不仅能强化教学内容的政治性,还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学理性,因此它是思政教师的强身之基。作为新进教师,我面对科研有一种畏难情绪,认为我只需要上好一门思政课就可以了。听完这次课程,我感受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老师,必须要深度挖掘某个领域,并对此进行研究,才能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深刻,学生们才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两者相辅相成、相融相长,科研选题来自于日常教学,反过来又能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因此,今后对于教学和科研必须做到“两手抓”,不能顾此失彼。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悟颇多,总之,日后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

杨梦兰:三天的培训,我收获颇丰。众多专家学者的讲授内容让我茅塞顿开,为新入职的我,带来许多授课经验和理论知识,其中我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余乃忠教授所讲授的《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

余教授从“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内涵”“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以及“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三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主动精神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余教授讲到,历史主动精神的主体在我们的新时代发生过三次变动,在2013年时,其主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前夕,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历史主动精神的主体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虽然主体范围越来越广,但其根本还是党和人民,没有改变。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把历史主动精神讲好,讲活,不能只靠简单的一两句话,而是要把历史主动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其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两个大局以及青年学生的实践品格教育,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去讲。引导学生在面对机遇时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面对风险时积极应对。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需要有坚实的人才支撑。要推进新进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朝着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唯有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承担起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同时用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张燕:通过几天的培训,我获益匪浅,豁然开朗,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和职业发展,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明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新进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任重而道远,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要肩负的责任还有很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苦练内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没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苦练内功,首先,要能吃得了“苦”,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内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需要我们勇于迎难而上,敢于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其次,要多读书、读好书,读原著、读经典、读文件、悟原理、学精神,始终坚持“六个要”、“八个相统一”,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

2、要立足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就没有教师的教,所以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该要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展开有针对性地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学会因材施教。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思政课上提高政治觉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要研教一体。“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学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教学与研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坚持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一方面,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研究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把党的先进理论成果运用到课堂,让科研成果作为知识形态运用到课程教学和知识传授中,以此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实现二者的双赢。

钟周丽嫄:此次培训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使我受益匪浅。湖南大学柳礼泉教授关于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精彩阐述拨云见日,使我对职业身份,职业规划,职业发展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也使我明确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当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形成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的良性业务循环。

首先,柳教授开篇明义,讲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和思政课建设在不同时段提出的要求。尤其重点强调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统一”师德师风时代要求,“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同时,柳教授强调了后两者是习近平主席对思政课教师在普通的师德师风之外提出的更高要求,我理解为: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当注重政治性,将国家的大政方针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夯实立场基石,了解时政热点的同时,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科研上不断钻研,教学中捕捉选题,课堂上传递成果。

接下来,柳教授结合他的教学科研经历,将教研一体化总结为四点:立身与强基——教学科研兼备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相济与互促——教学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相克与相生——正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创设教师全面发展的条件;相融与相长——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其中第二点,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一节,为我解答了许多新进入职的困惑。对刚从学校毕业的我而言,正处在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不自信的阶段,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不知道从何着手,既担忧对科研无从下手,也焦虑于在教学中成为“PPT点读机”。但是柳教授将教研的关系总结为相融相长的关系,使我明白了教研可以实现兼顾,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积极积累知识并且将知识点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课堂成果;同时自我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为优质的思政课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田雪瑞:此次培训汇聚名家,与他们面对面,感受他们思想的沐浴,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就此次培训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其中余乃忠教授关于历史主动精神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让我感触颇深。

余乃忠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历史主动精神进行研究:一、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内涵;二、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三、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余教授简洁的给我们介绍了历史主动精神概念的提出、发展,以及历史主动精神的主体变化,从工人到中国共产党,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国人民。并且通过研读分析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解读了历史主动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余教授对历史主动精神时代内涵的分析过程让我懂得了做研究要回到最初概念的提出,要注重研读文件、原著,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获得知识,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思想。

余教授还给我们介绍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深入浅出地将原理性的深奥问题介绍明白。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主体性哲学,包括主体性哲学三大问题、三大原则;实践哲学;历史哲学;人民立场的哲学;全面运筹辩证法。虽然原理性的东西比较晦涩难懂,但让我明白了我们要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伟大的历史创造、坚定的历史自信。

最后,余教授针对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把历史主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其对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统筹两个大局结合起来;把历史主动精神与青年学生实践品格教育结合起来。

以上就是我对余教授讲座的一些感悟。总的来说,此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张依:此次的培训名家汇集,干货满满,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南大学柳礼泉教授的《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专题。柳教授从四个方面讲述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其中,我对柳教授提到的《恰同学少年》故事颇有感悟。《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我党重要领导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故事。湖南是革命沃土,红色资源丰厚,用好本土红色资源,更好讲述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与担当。柳教授讲述了杨昌济、徐特立等教学大家的教学故事。正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得”。在面对毛泽东偏科严重的学习状态时,这些教学大家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用包容、耐心和智慧去引导毛泽东成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不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师初心,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袁小婷:此次培训专家云集,思想前沿,收货颇丰。对新进教师的我而言,感悟最深的就是:思政课教师要研教一体化。

首先,这是柳礼泉教授给我们学员培训的首要核心观点。开班第一讲,柳教授就开宗明义地提出“研教一体是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并系统化地从教师职责层面(立业与强基),教师发展层面(相济与互促),发展条件层面(相克与相生),实践路径层面(相融与相长)分别进行了阐释。讲授既有科研的学理性,又穿插很多教学的经验之谈,比如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难为易拓宽教学的空间,营造情境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用《恰同学少年》的鲜活案例阐明有效的“为师之本,教学之法,育人之道”。

其次,此次培训恰恰就是研教一体化的现身说法。本次培训共7个专题报告,每场报告都是各位专家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深的教学心得,每一场报告都直观地展示了何为思政课的教学一体。

再次,在同行探讨,专家点拨的氛围中,我不自主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与科研,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科研一体之路。尽管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行动方案,但总的目标十分清晰,就是今后作为思政课教师,不能仅仅只是用心教学,更要沉心钻研,这样才能“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不做知识的搬运工,精诚所至石开为研,无悔科研之路,方能无愧教师之名。

尹莹:数名思政专家教授做了为期三天专题讲座。通过本次培训,特别在聆听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余乃忠教授的《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专题讲座后,让已在教育岗位中工作7年的我对自身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思政教育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余乃忠教授从“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内涵”“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历史主动精神的发展变化、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在讲述“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内涵”强调历史主动精神主体从工人阶级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升华为中国人,正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观察时代、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在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在讲述“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时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的决定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不仅仅创造着人的本身,更是创造着社会历史。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革,人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由顺势而为到奋发有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了历史的进展。在讲述“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注重思政教师需要把历史主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相结合、与其对党的理论创新思维成果相结合、与统筹两个大局相结合、与青年学生实践品格教育相结合。

作为青年思政教师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在教学精神和科研立项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教学难点和科研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更要主动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应对风险挑战。其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习和训练。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没有受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是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真谛的;其二,必须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原著原文是思政课的源头活水,只有反复读才能悟透马克思主义,避免照本宣科,否则讲课就会缺乏理论性和逻辑性。在“3·18”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重在立德树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而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广大的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工作者群体,使命在肩,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既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真经,又要铸魂育人。

郭霞:作为一名新进思政教师,本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对于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多方面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给予很大启发,非常精准的对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引。

听完余乃忠教授的关于《深刻理解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的讲座深受启发,值得作为一名新教师应长期在工作岗位当中去摸索和实践。余教授主要从三个部分讲述,从历史主动精神的时代内涵出发,去追溯历史主动精神的哲学原理,最后落脚于思政课如何讲好历史主动精神。对于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内涵的理解是从历史主动精神概念的提出、深化到正式形成的过程进行梳理;伟大的精神离不开科学真理光辉的指引,所以不可避免的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去追寻其形成的哲学原理,通过余教授的讲述,我们体悟了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一是基于主体性哲学,认清主体性哲学的三大问题和遵循主体性哲学的三大原则;二是实践哲学,主要讲述了实践哲学的八大要素与历史主动精神形成的联系;三是历史哲学,包括历史的自然过程和历史的认识论两个方面;四是人民立场哲学;五是全面运筹辩证法。最后就思政课如何讲好这一伟大精神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建议,主要从“五个相结合”来概括和提炼。

余教授的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一场思想的洗礼,启示对于我们新进教师,尤其是对于本科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要求也有所启发,要更加以新时代赋予我们这支队伍的时代责任时刻警醒自身,精耕细作耕好责任田,要以更加主动精神对待科学和教研,一丝不苟的对待教学,主动了解学生学情,主动钻研每个理论难点,如何讲深讲透;严谨认真的对待科研,积极主动的搞科研,回应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从教学实践中切入,进行高效高质的论文写作,全面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

刘一凡:为期三天的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即将落下帷幕,专家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上的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张明海教授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专题讲座,我印象颇为深刻。

张教授从问题的提出、融入的现实必要、融入的核心要义、融入的话语转换、融入的资源整合五个方面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融入问题。就张教授的专题讲座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许多新的重大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含多重要素,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合力,形成多元化主体和要素共同参与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格局”。

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而目具有实践层面的紧迫性,迫切需要思政课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奉艺:8月24日上午,我在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上聆听了张明海教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的专题讲座,张教授分别从问题的提出、融入的现实必要、融入的核心要义、融入的话语转换和融入的资源整合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述,我感悟很深,收获很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构成,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为社会各界公认的主流价值观,是各种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是党的一项战路任务,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实践层面的紧迫性。因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在这次讲座中,张教授就相关内容带来了一场非常精彩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深度。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张教授围绕着“融入”二字,从理论、问题、实践三重维度进行讲述。就理论维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范畴体系,同时也是理论体系,需要在融入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讲清楚。就问题维度而言,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等来设计系列专题,把内容讲具体、讲实在,引导学生明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立场和取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实践维度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实践是评判价值观是否得到认同的试金石,只有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加深体验,才能真正地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

听完张教授精彩的讲座,我更加清晰地明白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思考此次讲座的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谌尧:此次大咖云集的专题报告却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国家教学名师柳礼泉教授所作《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的报告。

报告伊始,柳教授就对教学与科研之关系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总结,指出: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学术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研究。紧接着柳教授从四个方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进行了具体讲说。一是教学和科研的立业与强基,柳教授强调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学决定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定位,科研决定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二是教学和科研的相济与互促,柳教授认为科研教学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强化教师的吸引力;三是教学和科研的相克与相生,柳教授指出高校教师必须正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矛盾体,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和科研“收益观”,以创设教师全面发展的条件;四是教学和科研的相融与相长,柳教授指出坚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事关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必须把握好在科研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提高科研水平的辩证关系,思政课教师要遵循和实践“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的路径”,做到教学问题学术化与科研成果教学化,才能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

柳教授精彩绝伦的报告让我对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之矛盾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之前,繁重的工作量使我身心疲乏,不能协调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甚至认为过多的教学工作耽误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聆听完柳教授的报告后,我才豁然开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其根源就在于没能正确认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将其视为对立的关系。其实不然,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的基础之一,科研是教学的深化。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科研问题,将教学问题科研化,更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教学化,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科研和教学,才能真正获得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

夏宏艳: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贯彻《意见》的必然要求。在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由张明海教授讲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专题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所思所想:

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广大青少年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思政课要用立足核心素养、挖掘教材资源、运用问题教学、整合各方资源等方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觉责任之重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并存,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一个主要输送渠道,学生在原有教育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因此,髙职思政课程应在此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高职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发挥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核心素养,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性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地处雷锋故乡望城区的地理优势,将雷锋精神与校园文化、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相结合,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在全国职教界率先提出“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教育理念。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雷锋式职业人”培育模式,在全国职业院校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湖南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知名德育品牌。

总之,作为思政教师,我将鼓足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为培养“雷锋式职业人”,更好地彰显神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更好地服务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提升全社会职业人的职业素质,促进民族产业的进步,争做新时代的“思政人”!

张晓燕:培训班第一讲,湖南大学柳礼泉教授用自己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对刚登上讲台的思政课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柳教授提到,“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两大职责”,教学与科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教学是一种学术类型”,遵循和实践“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上课堂”的路径,做到教学问题学术化与科研成果具体化,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教研一体的实践,内中包含科学的逻辑体系。首先,讲授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师的首要岗位责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站稳立场,学会如何教,并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初心”。第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抓好教学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立足点。在教学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是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更要对学科内的重点、热点、乃至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才能使教学内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教学的内容有深度。第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抓好教学是理论运用的主要途径。及时把党的先进理论搬上课堂、运用到课堂,让科研成果作为知识形态纳入到相应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之中,使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发挥价值和效能。

柳教授还提到,思政课教师应多关注并深刻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将思政课搬到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将道理讲得更透,更活。如我所在的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就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一师是青年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根据地”。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先后学习与工作了八年时间。毛泽东在有关“湖南一师”的回忆中,对这个集体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应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将思政课讲得更加生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还应始终坚持对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导,正如张明海教授所言,高校思政课具有双重属性,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没有知识的传授,价值观引导是一种如同教条般的空洞的说教;但如果没有价值观的引导,知识传授则作为实现生存技能的谋生工具,从而失去灵魂与精神家园的支撑,势必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

李彬彬:此次培训专家云集,听了各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听了张明海教授的讲座后令我又有了新的启发。张教授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紧围绕“融入”二字并从理论、问题、实践三重维度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就融入的目的及方式进行了讲解。

就理论维度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范畴体系,同时也是理论体系,需要在融入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讲清楚。

就问题维度而言,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思、所想、所困、所感等来设计系列专题,把内容讲具体、讲实在,引导学生明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价值立场和取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就实践维度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实践是评判价值观是否得到认同的试金石,只有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加深体验,才能真正地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思想品德。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积极、最活跃的青年先进代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信仰,外化为自觉意识和实际行动,从而达成知行合一、扎根灵魂深处。青年的价值取向,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卜才娟 很荣幸自己作为思政教师的一员参加培训,第一堂课由国家教学名师、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柳礼泉教授来讲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柳礼泉教授作了题为《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的专题报告,在两个小时的分享中毫无保留地向大家展示了他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的相关思考。柳教授结合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从“立业与强基”“相济与互促”“相克与相生”“相融与相长”四个方面展开讲解,在讲座开篇便提出“教学科研兼备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这一要点,而后指出,“教学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创设教师全面发展条件”,基于此,柳教授在讲座中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整堂讲座的内容环环相扣,干货满满。柳教授再三强调:“有什么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做老师,就要做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万流归宗,形象制胜。做什么样的老师,树什么样的形象,常自问以穷之。”

柳教授讲课非常有激情。他说,一站上讲台,看到学生,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种把课上好的冲动。也许,老师讲授的内容,学生不一定都感兴趣,但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记住了老师讲的某一句话,学生得到了启发,亦善莫大焉。 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找准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自觉践行研教一体,承担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而努力奋进。

教而不研则空,研而不教则浅。教学科研兼备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学科研一体化事关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要正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以创设教师全面发展的条件。柳教授还勉励思政课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责任使命有清醒认识,要自立自强、科研并重,在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的统一中争做大先生。

思政课教师的第一位职责就是“传道”,思政教师涵育传道情怀的价值意蕴在于遵循思政课程功能与属性的特殊要求、肩负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但思政课教师的传道情怀由于个人因素、社会风气、学校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尚有距离,存在系列现实问题。所以我们新进思政教师需要明确传道情怀的实践理路,问道是基础,明道是重点,信道是关键,布道是归宿!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最难上的课程之一。唯知行合一者,才能真正折服年轻的心。

最后柳教授就他熟悉的一些期刊进行了介绍,就论文的写作和投稿分享了他的心得体会,他的讲座和指导为我们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提供了指导和方向,受益匪浅,终生受用!

符小勇:8月23日至25日,2022年湖南省高校新进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班邀请到多名省内高校思政课专家、名师传授宝贵经验,对于站上思政课讲台仅2年的我来说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在与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交流中,收获良多、启发很大。我相信,此次培训对于我今后的思政课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是大有裨益且影响长远。

在诸位专家、名师的授课当中,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明海教授所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主题讲座,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从“问题的提出、融入的现实必要、融入的核心要义、融入的话语转换、融入的资源整合”五个方面,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

作为一名新进思政课教师,探索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不可回避且必须积极融入实施的。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党的创新理论的提出,肯定是为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困惑与不解、解决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讲懂、讲透。其次,要从为时代育新人的神圣使命召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挖掘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义。我们不仅要从理论层面深入挖掘价值意蕴,而且还要从实践层面分析价值意义。张明海教授从推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需要三个方面对融入的意义做了深刻解读。最后,要积极探索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张明海教授从理论维度、问题维度、实践维度解读了融入的核心要义,并从话语转换、资源整合两个方面进行了融入路径分析,尽管有些路径对新进思政课教师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但是从职业发展来看具有极强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作为一名新进思政课教师,应要有强烈渴望站稳思政课讲台的意愿,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积极认真备课,跟随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教授、教学名师的课堂听课,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正如培训伊始,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礼泉教授在《研教一体: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性自觉与实践路径》中强调,教学和科研一体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所在与使命要求。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申请立项了题为“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方法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校级教改课题,目的是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听了张明海教授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我相信这对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际具有极强的借鉴参考价值和启发思考意义。总而言之,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是所有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召唤,作为新进思政课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更大,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和紧迫的压力意识,积极探索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做好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良师益友,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附:成员列表

杜早华  朱涵彬      龚至柔  杨梦兰    

钟周丽嫄  田雪瑞      袁小婷        

刘一凡          夏宏艳  张晓燕  李彬彬

卜才娟  符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