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2019年06月05日 09:34         所属学院: []          点击: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申请书

 

 

项目编号      s201910536022         

项目名称  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

  • 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

  • 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

  • 下载此 PDF 文件

            

项目负责人   张传红   联系电话 15364078292  

所在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742070331专业班级 卓越会计师班1701

指导教师               刘剑                 

E-mail         531248342@qq.com          

申请日期           2019年5月3日           

起止年月       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      

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1、本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简明扼要

2、申请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为创新团队,首页只填负责人。“项目编号”一栏不填。

3、本申请书为大16开本(A4),左侧装订成册。可网上下载、自行复印或加页,但格式、内容、大小均须与原件一致。

4、负责人所在学院认真审核, 经初评和答辩,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书(一式两份)报送××××大学项目管理办公室。

 

一、 
基本情况

项目

名称

乡村振兴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

所属

学科

学科一级门:

经济学

学科二级类:

经济学类

申请

金额

 16,000

起止年月

  2019  5 月至   2020  5

负责人

姓名

张传红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9812

学号

201742070331

联系

电话

宅:        手机:15364078292

指导

教师

刘剑

联系

电话

宅:        手机:13874803370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12018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主持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愿的差异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基于居民调查的实证研究”项目。

22018年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筑梦经管我创意我做主”比赛中组织参加《情感需求下老年人移动互联网使用状况及谣言风险传播研究》项目。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12018年湖南省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研究中心重点招标课题(18FEMZ2),集中度、竞争度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基于中国银行业变迁的实证研究,主持人,在研。

2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JY073),战略性能源衍生产品量化投资策略及其风险度量研究,主要参与人,在研。

3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6ZDB49),普惠金融发展视角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模式创新研究,主持人,已结题。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加强对项目选题、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设计等方面的理论指导,确保项目的设计、实施契合学生创新训练的基本要求;指导调查问卷设计、参与调查实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指导项目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与修改,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尽可能提高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项目中的分工

张传红

201742070331

卓越会计师班1701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设计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规划进度,提炼项目特色与创新

王淑娟

201742070309

卓越会计师班1701

经济与管理学院

确定项目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周智愚

201742070333

会计学1703

经济与管理学院

检索文献,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郭博恒

2017201101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706

电气与信息工程

学院

调查数据的整理、计算、总结与分析

二、 立项依据(可加页)

(一) 项目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而“产业兴旺”是其重中之重,更是产业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本项目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提出来的,试图以湖南省永顺县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该县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积累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构建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及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尝试为其他穷弱小县提供可借鉴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具体思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

 

(二) 研究目的

2014底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4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20字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基础,对乡村振兴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从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绿色、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未来农业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一地真正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将更为丰富、措施与视角更加多元化,即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生产、“互联网+农业”、高度自动化和精确化的高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等特色农业模式,并呈现从产品到服务、从孤立到协作、从割裂到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快构建和不断完善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强化和促进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与农业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农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最新公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永顺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三类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3.622.154.3,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特色农业持续壮大,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产粮21.2万吨,收获猕猴桃11万吨,油茶新造8万亩,烤烟种植4.2万亩,收购烟叶9.8万担;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建成万亩示范园4个、千亩精品园69个、百亩标准园380个;发展土家探源生态文化村镇游,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86个、精品村32个,带动1.44万人脱贫;积极防控非洲猪瘟,生猪存、出栏分别为21.5万头、20.8万头;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0.3%以上;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50个,颗砂乡的向先金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但是,永顺县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现代化、标准化和品牌化还不够显著,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永顺县农业局,2017永顺县政府工作报告,2019石治平,2019)。总体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二者的关系如何,乡村振兴战略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如何体现,目前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有何缺陷,如何通过国家战略进行弥补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本研究项目是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试图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法,对永顺县县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归纳其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该县县域特色农业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理论上构建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创新性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从政府、社会和农民等多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

 

(三) 研究内容

本项目试图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将实地调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等方法 有效地结合起来,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县域(尤其是贫弱小县)特色农业发

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调查分析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

以湖南省永顺县为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走访、咨询农户以及当地基层政府等方式,界定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系统梳理近年来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及其落实状况,测度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对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方式与力度。从政策发布到基层政府行动,农户开展实践和最后的社会反馈三方面分析该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与现状,并且结合查阅的文献和所学专业知识分析不同发展模式的优缺点。

2统计分析特色农业发展与县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基于经济学理论,构建县域特色农业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关系模型,运用产业结构解析图表和产业占总量比重、从业人数比重、利润比重、国家扶持力度比较等多个指标,统计分析特色农业发展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且测度县特色农业发展而带来的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程度。同时,走访永顺县乡各级政府,了解今后政府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与方向,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预测今后县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3了解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多重影响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而特色农业发展也势必会作用于其他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这些产业和农业一起共同影响着新型农村建设的进程,并助力于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本研究项目将从经济发展、乡风建设、基础设施、科学普及、生态文明等多方面调查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4考察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村生态文明、农村发展大环境的影响

农业实践活动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发展大环境改善等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项目将运用问卷调查、走访、咨询等方式考察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在强化从农者专业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环保知识助力蓝天保卫战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考察特色农业发展农民生产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乡风建设农村发展大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农业、农村是联接人与自然的关键节点,是传承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提供者。国际经验和相关国别研究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中,农业生产要素不断非农化导致的乡村衰落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LiuY.Li2017)。一些海外国家在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时同样遇到了劳动力价值高昂、土地资源稀缺等问题,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虽然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农业人口所占比重日益下降,但通过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实现了农业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提高了农民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科技化、机械化水平也高,且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政策支持体系:实行多种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如信贷支持、价格补贴、利息调节等,鼓励农民实现规模效益;许多国家成立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申文娟,2016)。一些学者认为,特色农业是一种与价值观念有着深刻联系的人类文明模式,并将乡村文明作为文化载体进行“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分析,理解和遵循乡村文明价值“从主体到客体,再到主体”地位和功能的历时演进。在现代化大背景下,以观光农业补充城市绿地,可实现生态调节器的功能,循环利用有机废料和营养物质;回收处理再利用各种生产、生活污水,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城市土壤,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检测环境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等(Hohnholz1994Ooppermann1996)。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作为新时代落实共享发展、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战略抓手和行动,是历史延续性、中国现代性、人民主体性的时代表达,标志着新时代党和国家推动中华文明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使命担当(王东和王木森,2019)。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资源要素加速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但资源要素流出也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现象日益严重,相当比例的村庄呈现凋敝景象,与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形成鲜明对照。城乡发展差距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失衡,也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最集中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张照新,2018)。

总体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创新与发展,促进乡村文明的复兴;确立农村文明主体地位,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放在首位;重新认识和界定新时期农村文明建设原则、价值和功能;进一步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把城乡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Wangzhongwu2018)。“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应强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农村生态保护制度与政策体系,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李硕,2018);同时,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发展多功能大循农业,促进多产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与叠加融合(郁静娴,2018)。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引入非农产业的同时,通过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等三组关系,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新业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陈秧分、王国刚和孙炜琳2018。构建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来助推农村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背景下推进农村现代化(陆益龙,2018)。

在此战略背景下,各地区应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乡村地区用地结构优化、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近年来,一些国内学者试图研究新时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探索通过乡村文明复兴实现乡村复兴的可能路径。一些研究者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生态立本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意味着农业现代化不是要扩大规模、提升产量,而是要创新农业发展业态,变革传统农业为朝阳产业;同时坚持改革引领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源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陈龙,2018)。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更加集约的方式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和优化资源配置从单位土地上获取更多的农业产出马丽2018)。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为特有农产品,将区域内传统农业产业升级为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对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长和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杨顺安,2018)。但是,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仍发育不健全,传统农业生产仍停留在靠天吃饭和经验积累层面,农业生产率普遍较低,农业生产效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农民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足,产业融合不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多地方政府只重视物种的协调和组合,但是不太重视机构构建各个环节的适当比例参数和关键配套技术(曹庆楼和吴忠权,2018)。同时,相较于世界其他科技强国,中国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县域特色农业还未真正形成有市场、有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第二,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还不高,传统农业主要是依靠投入数量实现供求问题的解决;第三,政府引导和服务县域特色农业的作用还发挥不够(曹亚,2018)。

由此可见,中国亟待构建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各县域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特色农业的发展理念与具体思路。一些研究者提出,应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促进农林牧渔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坚持提质导向,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全面发展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并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和工商企业等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莉,2019。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展特色农业市场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实力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最终推动农业发展(万娜,2018)。各地区应依据发展现状及资源特色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既要不失时机地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跨越跟风发展,导致不应有的资源浪费与损失(刘艳明2019)。同时,我国乡村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产业量小、产业布局分散、缺乏公共品牌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任小东,2018)。发展环境、政府政策直接影响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效,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解决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立项审批、用地、水电、税费、融资、信息服务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充分运用好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等技术服务队伍的力量,抓好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指导服务和质量监管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本土企业家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科技装备水平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团队对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规划策划、科技研发,抓好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开发与利用,提高特色农业的产出效益史文军2018);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着力抓好地方农特产品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管理和加工,坚持准入严控、证后严管,加强“三品一标”监管(任小东,2018)。

一些研究者还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与具体路径,如吴群(2018)提出:基于区位特点进行布局,培育农业发展新优势;强化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推动地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建设高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助推开放型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合作新的增长点。车红莉(2019)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产业兴旺之路:其一,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抱团共战市场,通过构建资源互补、运转高效、风险共担、收益互享的农业一体化经营链条,并结合“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来提升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其二,利用科技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强农业经营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并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智能水平及农产品的附加值。刘威(2019)认为农村三产融合出发点是促进产业要素集聚,以先进工业和服务业思维指导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重塑人、地、产业间联系。

永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止2012年底有贫困村190深度贫困村5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847145088人。年来,永顺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切实提高脱贫质量。2018年底全县累计145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14出列,3097912244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1.2%下降到2018年的4.83%,特别是在工作推进中,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当家产业,做好做活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三业”文章,构建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六个一”产业扶贫体系,带动全县90%以上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产业扶贫工作进入贫困群众增收最快、最有获得感的时期(石治平,2019)。

与此同时,永顺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特色农业与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规划引领,围绕市场需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突出园区示范,加大财政投入,紧扣产业优势做文章,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经营模式,激发发展活力,发挥现代农业园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引导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指导,促进品牌创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知名度(李玉芳,2017)。总体来看,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进和推广超级稻优良品种种植面积1.5万公顷,实施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0.67万公顷;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67万公顷,施用配方肥2万多吨,涉及农户9.8万户,2016年实现特色农业总产值24.9亿元(永顺县农业局,2017)。至2018年底,永顺县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先后建成农业园区万亩示范园4个、千亩精品园69个、百亩标准园380个;积极发展土家探源生态文化村镇游,探索出“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50石治平,2019永顺县政府工作报告,2019)。

但是,永顺县在特色农业发展中同样受到很多制约:其一,传统产业后劲不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永顺县特色果蔬产品结构不合理;其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农业科技应用率较低;其三,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永顺县从事各类谷物粮食加工企业较多,但其中缺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四,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受资金、技术、人员等条件限制,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够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五大失衡”问题十分严重;其五,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特色产业规模较小,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永顺县农业局,2017)。

“十三五”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更是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拓展、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因此,必须紧紧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千方百计攻克瓶颈制约,站位高远拓宽发展领域,综合施策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加快打造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张亚明、何旭和杜翠翠,2019)。如湖南省永顺县这样的贫弱小县,可以产业集聚、生态农业为主题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集特色产业的创新、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为基础,通过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创新能力,孕育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有效供给能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同时,乡村全域旅游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如永顺县这样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域应加强乡村产业规划,重视乡村整体环境改造,统筹乡村产业发展和部门利益,全域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全域美化旅游环境,全链打造特色亮点,全力推进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全面健康均衡发展,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毛峰2019)。

 

参考文献:

[1] 陈秧分,王国刚,孙炜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0~20.

[2] 杨顺安.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探讨[J].三农问题,2018,14:16~16.

[3] 曹  亚.国内外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8,32:19~21.

[4] 刘艳明.精准视角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及方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39:59~60.

[5] 任小东.乡村振兴视域下彭水县农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乡村科技,2018,17:16~17.

[6] 吴  群.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8,10:67~71.

[7] 车红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兴旺之路探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1:34~37.

[8] Liu Y.Li Y.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J].Nature201748275277.

[9] 申文娟.国外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5:2-3.

[10] Wang Zhongwu. The Value Structure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a’s R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An Explor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the Rejuvena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J].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 5: 118118.

[11] Hohnholz J H. Agritourism—a New Sector of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alaysia and Germany as Case Studies[J]. Appl. Gergr. & Develop, 1994, 44: 40-58.

[12] Ooppermann M.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Annals of Tourism Reach, 1996,23(1):86-102.

[13] 李玉芳.发展优势产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J].湖南农业,2017,12:4~6.

[14] 向加林.三足鼎立强劲支撑“三农”[J].湖南农业,2017,12:14~15.

[15] 永顺县农业局.永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制约因素[R].工作报告,2017.

[16] 孙松松.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河南田园综合体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7~8.

[17] 张亚明,何  旭,杜翠翠.全域旅游视域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4~85.

[18] 张照新.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新时代农业农村优先发展[J].学术前沿,2018,2:3439.

[19] 陈  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62.

[20] 陆益龙.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856.

[21] 石治平.产业扶贫拔穷根,产业发展致富路--永顺县“六个一”产业扶贫体系的创新探索[J].国家治理,2019,4:38~41.

[22] 万  娜,李晓琴.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出路[J].湖北农业科学,2018,24:186~188.

[23] 曹庆楼,吴忠权.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创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3:15~17.

[24] 史文军.发展乡村农业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湖南省桂阳县发展乡村农业产业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343~44.

[25] 马  丽.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59~61.

[26] 毛  峰.乡村全域旅游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与径[J].农业经济2019,1:46~48.

[27] 王  东,王木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共享理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8.

[28] 李  硕.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生态问题[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2~56.

[29] 郁静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N].人民日报,2018-09-08.

[30] 刘  威,肖开红.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三产融合模式演化路径--基于中鹤集团的案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1:5~14.

(五) 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1、研究视角创新。本项目基于系统论思想与方法,依据对永顺县特色农业的调查结果,构建特色农业发展量化模型,并对县域特色农业的发展瓶颈与问题进行归纳,反馈给有关部门和农户以解决问题;同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并应用于发展状况相似的贫小县域,各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助力扶贫攻坚战。

2、研究方法创新。本项目基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尝试架构一个兼具时效性和可靠性的特色农业建设框架,通过采集的数据对特色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并以此作为改良发展模式的基础;同时,通过SSPSExcel等软件对潜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助力政府找准特色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3研究途径创新。本项目坚持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前者提供依据和支持,以后者提供思路和框架。实地走访永顺县政府、农业局、农户获取真实数据,构建特色农业发展和县域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关系模型,并检验预测变化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深刻剖析如何调动各方因素最大化利用国家政策繁荣特色农业、推进乡村建设等问题。

 

(六) 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1、项目的技术路线

(1)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通过网络、报纸、数据库等途径搜集有关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及特色农业发展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的实时动态,储备相关知识。同时,深入解读政府发布的权威方针、政策,整理归纳乡村振兴战略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湖南省永顺县实际确定其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2)实施调研阶段

根据研究方向和主题,思量有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的研究问题,制定访谈提纲与调查问卷。通过图书和互联网解析永顺县近年农业建设状况,根据面对面咨询政府工作人员和特色农业从业人员及调查问卷填写结果获取可靠性数据信息。借助ExcelSPSS等工具对数据进行汇总、归纳与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初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

(3)细化研究阶段

根据初步调研结果,剖析特色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及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经由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走访当地专家进行检查验证和深度分析。

(4)结论整理与结题阶段

归结分析结果,立足湖南省永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特色农业发展所面临困境的可行性建议和有效解决方案,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并完成结工作题。

 

 

 

 

 

 

 

 

 

 

 

 

 

 

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图

 

2、项目拟解决的问题

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以湖南永顺县为代表的贫弱小县到底应采用何种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如何构建系统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如何引进和留住各类人才,怎样利用国家政策使效益最大化

2)获取真实的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系统了解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解决群众政府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以有效监督各级工作干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3)怎样保持农村农业发展活力,如何将科技创新大众创业与农业发展联系起来,为农业注入新力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特色农业发展经得起历史考验。

4)如何将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成果与成功经验辐射全国,如何将特色农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联系起来助力扶贫攻坚战,并将县域绿色农业发展与农村生态文建设、农村发展大环境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

 

3、项目的预期成果

(1)整理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提交报告

(2)撰写一篇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县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以湖南永顺县为例”的论文,并争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3)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考证实验,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开展和城乡不断结合发展、农业发展现代化、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的局面的形成。

 

(七) 项目研究进度安排

1、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2019.52019.6:理论储备和资料搜集阶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自学感兴趣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搜集文献资料,包括新闻报道、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出版刊物以及相关的文献和研究结果

2019.62019.7:对搜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系统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该视域下特色农业发展的内涵、模式与困难,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实施调研阶段

2019.82019.9:根据上述研究成果设计调查问卷,对永顺县及相关典型区域和人群进行调研,对特殊县镇特色农业从业人员进行重点考察

2019.10: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考察的结果进行初统计分析,为下一阶段的深入研究提供事实基础

3、细化研究阶段

2019.112020.1:根据所得出的调查结果,分析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统计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影响,通过进一步查阅文献和调研进行深度分析

4、结论整理与结题阶段

2020.22020.3:整理分析结果,提出对此次研究内容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促进我国农村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0.42020.5根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初步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的修改,最终定稿和结题

 

(八) 已有基础

1、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已经整体把握了永顺县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大致情况,把握了永顺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了解到国内外一些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地区的相关经验和模式。

 

2、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我们已经具备了整个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对各个研究阶段的工作大致统筹完善,但对永顺县重点贫困地区突出的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会通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相关地区,解决相关问题。

三、 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

(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16,000

 

9,000

7,000

1. 业务费

 

 

 

 

1)计算、分析、测试费

1,000

计算仪器,分析、测试材料

500

500

2)能源动力费

 

 

 

 

3)会议、差旅费

8,000

调研交通、住宿等差旅费;调查座谈会议费

6,000

2,000

4)文献检索费

1,000

文献查阅检索费用复印打印

500

500

5)论文出版费

3,000

论文发表版面费

 

3,0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4. 材料费

3,000

中期与结题报告打印、书籍购买

2,000

1,000

学校批准经费

16,000

 

 

 

四、 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五、 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章):

年  月   日

六、 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