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马会民研究员应邀来新利luck在线·(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进行学术交流,在云塘校区工科三号楼B318会议室为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光学探针与成像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杨荣华教授主持,生物、食品、化学等相关学科的老师、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上,马老师就有机荧光小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方法和应用以及近期他们课题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在报告中,马老师介绍了光学探针研究发展的前沿背景和国内外应用现状,阐述了黏度、温度、pH等光学探针的传感机理,并结合课题组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就酪氨酸酶光学探针、亮氨酸氨肽酶光学探针和近红外比率型溶酶体pH探针等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在自由交流环节,马老师分享了自身的学术研究心得,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详细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马老师的学术报告内容非常的丰富精彩,既有基础理论的讲解,又有最新科研成果的展示,还有自己亲身的实践体会和经验总结。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的师生们深受启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附报告人简介:
马会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79-1983年在山东大学化学系学习,1990年获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武汉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6-9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Bremen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生物分子的光学探针与传感分析、生物光谱学与选择性探测研究。2006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并获2012年度政府特殊津贴。在Chem. Rev.,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nal. Chem. 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并应邀(曾)担任《科学通报》、《Current Chemical Biology》、《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等刊物的编委。